从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到沉浸式演艺《长恨歌》,近年来全国各地打造的文旅演艺项目正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旅游演艺演出6.84万场,票房收入70.55亿元,观众3911.93万人次;在7月、8月,全国大中型旅游演艺项目超300个,演出场次超2万场,预计接待观众超1500万人次。
文旅演艺为何会成为打开一座城市的新入口?从内容上看,文旅演艺无疑是最好的“在地性”表达方式之一。人们旅行的目的是寻求差异化和特色化的体验,而一两个小时的文旅演出通过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艺术创新和创造,可以快速而直观地帮助游客“深读”当地本土特色。比如跟随《又见敦煌》情景融入式演出,观众又可以像穿越时空一样步入1000多年前的藏经洞和2000多年前的莫高窟,感受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
白天看风景,晚上看演出。这个暑假,不少景区打造的优质文旅演艺项目在每天增加4—8场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场场售罄的火爆。除了“涨知识”的内容打造外,文旅演艺项目在形式上的突破也是重要的吸粉原因,打破传统镜框式舞台,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并运用3D投影、虚拟现实等前沿多媒体技术,带给了观众极佳的审美体验。
但我们也发现,各地不断涌现出的文旅演出项目品质良莠不齐,尤其是一些跟风项目缺乏创新和诚意,让一些游客感觉值不回票价。
有观众指出,如今全国一些景区的连锁实景演出,不少近乎复制粘贴,缺乏独特之处。虽然高科技提升了观众的观演感受,但有些演出过于追求“科技与狠活”,牺牲了内容品质;还有一些虽然标榜沉浸式体验,却无法真正让观众沉浸其中。
在文旅融合不断走深的今天,如何让文旅演艺项目不光“养眼”,更能“养心”?
近日,文旅部发布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涵盖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夜游、沉浸式展览展示、沉浸式街区/主题娱乐等领域,其中湖北打造的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将演出放在长江一艘游轮上进行,让游客们穿梭在舞池、酒吧等空间,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武汉历史片段相遇;湖南大庸古城核心业态之一的《遇见大庸》不仅使用了可360度旋转的移动式沉浸观演骑乘装置系统,体验张家界三千奇峰、八百秀水,还将过赶年、摔碗酒、哭嫁等土家风俗融入其中,在构建的张家界大庸古代文明与明清鼎盛的市景乡情中书写文化传奇,让观众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升华。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一个好的文旅演艺项目需要有丰富的主线故事、巧妙的场景体验,以及给观众带来的精神高度。
文旅演艺的根本目标是将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和生活方式艺术化融合和呈现。因此,打造文旅演艺项目时,各地需要充分考虑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比如拉萨打造的大型藏文化史诗剧《文成公主》,因当地人能歌善舞,演出中的大量群众演员均从中产生,他们白天做着各自的工作,晚上到剧场演出,成为文旅产业提高村民收入的生动注脚。甚至有游客在演出结束后打网约车回去,惊喜地发现接单司机就是刚刚台上的演员之一。
文旅演艺产品一直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需求进行着迭代。作为精神文化产品,这些演艺项目需要关注当地“自带”的资源,拓宽视野,不局限于一种形式的开发。比如南京博物院很多年前就开设了老茶馆听戏,将江苏丰富的非遗戏曲通过开放式演出的形式呈现给博物馆观众;苏州沧浪亭上演的国内第一个沉浸式戏曲《浮生六记》,结合了丰富的园林资源;乌镇则通过戏剧嘉年华的形式吸引年轻人。
被称为我国“工业设计之父”的柳冠中曾经在一堂公开课上提及,“造物”是为了“谋事”,不能为了造物而造物。对于文旅演艺产品来说也需重塑思维。摆正“演给谁看”的态度,修炼“想要表达什么”的内功,再解决“怎样更好表达”的问题,才能打造出“有根”的文旅演艺项目。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